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在经历了三十年个春秋后,国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78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也就是在那一年,我们分院的前身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正式成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我们分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棚户”式的学校发展到现在的“花园”式的学校。
我在分院工作已6个年头了,这6年间正好是我院变化最大的时期。 2002年11月,我到分院上班,记得刚到分院的第一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校门和我们农村中学的校门差不多,那么窄那以朴素,一幢四层的教学楼,水泥路面,踩着那水泥台阶,这多少又让我感觉好像是回到了当年在乡下上初中的时光。更让我感到吃惊,来到办公楼后,这栋房子竟然还是原来的老式木板楼,踩上去“咯吱”直响。初到分院,有太多的事情让我感到意外,有一次我要到学生公寓去办点事,初到学校不知道那地方在哪,就问了一下主任,主任说在“蒙古包”旁边,当时没明白“蒙古包”是什么意思,红着脸继续问,主任解释他所说的“蒙古包”就是形状类似“蒙古包”的教室,当时就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学校建房子怎么都建得这么怪,后来才知道那个“蒙古包”在设计时并不是教室,因教室不够用才安排师生到那里去上课。为了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我在下了班以后往校园里走了一遍,我原以为会很大,但我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把校园所有的风光浏览了一遍。面对当时的连一个中学都不如的大学,我感到很诧异,“她”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因为“她”与我心目中的美丽的大学校园相差甚远。
在以后我整理分院历史资料时,我才慢慢了解,原来这个学校从建校起几乎没有得到过国家拨款,一切都靠教职工们自力更生,能发展成那样,已经是分院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攒下来的绩业。在我到分院工作不久后,我发现校园里竖起了一块倒计时牌,那是分院新校区竣工倒计时牌,新校区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学校通过引进外资及贷款的方式筹措了近亿元来建设。
我记得第一次到新校区建设工地采访时,天气很冷,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又下着细雨,只有9路公交车才能经过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工地。一路上,眼睛使盯着窗外看,怕过了新校区,下了车以后,全部都是泥巴路,到达工地时,除了工作人员临时搭的工棚以外,一幢房子也没瞧见,整个工地就是呈黄色一片。经过采访,才知道眼前的这个样子已经做了很多的前期工作了。回来的时候,上了公交车以后,售票员还有些埋怨,说我把黄泥带上了车。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每月去一次,每月的感觉都不一样。作为分院新老校区跨越的见证人,我亲眼目睹了新校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土地开挖到一幢幢大楼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从最初的荒山野岭到现代化校园的拨地而起。平价好用眼霜去皱什么化妆水好丰胸睫毛膏哪种好排名什么牌子的眼部滋润好
2003年8月15日新校区终于在我们分院人的期待中如期竣工,8月底,全校师生终于到新校区上班、上课了,所有人到了新校区后,虽然校园初建成,有的设施还不完善,但心里仍然都不免由衷地发出赞叹,一个属于自己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学校终于诞生了。
新校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校门的设计别出心裁,一改以往传统式的建筑,而是采用现代轻钢建造,轻钢结构腾空架起,像一架飞机直冲云宵,这似乎也向征着分院人勇往直前,不屈不饶的精神。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幢崭新的教学大楼耸立在校园里,整个教学楼坐北朝南,从东向西延伸,呈弧形,淡蓝色,明亮的铝合金窗户,大方而美观,门口摆放着两座石狮子,使整个教学大楼显得庄严而气派。从校门口往里走,12米宽的校园道路一直延伸到第一教学楼前。走进教学楼,脚下是平整光洁的水磨石地面,四周的墙壁洁白无瑕,大厅里的山水壁画,让人觉得生机勃勃,神清气爽,整个教学楼一共有六层,每层均设有教师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等,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这幢教学楼俨然成了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只要宣传要用到照片,它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从教学楼往东走,可以看到淡蓝色的四层高的办公楼、图书馆,红白相间的七层高的学生公寓四栋和二层高的食堂,以颜色为符号,把学习区、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经过进一步建设,校园逐步地发生着更大变化,校园占地面积翻了一番,从2003年的近300亩扩大至2008年的600余亩;校园建筑也增多了,如先后建成了第二教学楼、室内体育馆、学生公寓三栋及四栋教工宿舍等,建筑面积由2003年的近十万平方米扩大至2008年的十余万平方米;先后建成了格物园、致新园、厚德园、泽人园等四大园林,校园绿化覆盖率由2003年的不足60%扩大至2008年的90%多,为师生提供了更多休闲、学习的好去处。
现在,作为“老”员工的我,和新来的同事聊天时,总有关于我们分院太多变化和荣誉跟他们讲。我相信我们分院人会为学校在赣抚平原这块美丽的红土地上迅速崛起而骄傲,同时也会继续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努力奋斗,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抚州医学分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乐燕琴